<青春无悔,书写希望>
一位支教老师的青春答卷

兴旺,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哈尔滨师范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现服务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第一高级中学,担任高一学年体育教师。大学期间曾获全国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专项活动“优秀大学生志愿者”“优秀先进个人”,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三好学生”,哈尔滨师范大学“优秀共青团干部(学生)”“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称号。
【缘起——一场《青春答卷》,一粒种子发芽】
2023年5月,在我校团委举办的纪念“五四运动”104周年主题团日活动中,一场情景讲述《青春答卷》让台下的我热泪盈眶。舞台上,支教团的学长学姐用最真挚的情感将西部讲台的故事化作星辰,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场景、一段段饱含激情的感言不断激励着我,当时令我印象很深的一句话“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那一刻,我的心跳与这17个字同频共振,“我也想成为故事里的人,一粒支教的种子在我内心深处生根发芽。”于是,我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报名志愿者,与8名伙伴一起踏上了西行的列车。

【忐忑——初至阿勒泰】
踏上列车的那一刻,有激动,也有困惑,激动的是我也终于可以像学长学姐那样去做出一番属于我的事业了,困惑的是我真的能够做到吗?72小时的颠簸,终点是“雪都”阿勒泰。列车门开,漫天糖果如雨落下——那是热情的阿勒泰人民用“恰秀”为异乡人铺就的祝福之路,路途的疲惫、内心的不安仿佛在糖果划过空中的那一刻烟消云散。望着澄澈如洗的蓝天,忽然明白:“这里的天,容得下所有不安与迷茫。” 大盘鸡的香气牵住思乡的胃,团友的关怀熨平忐忑的心,我站在陌生的校园门口,重整行囊,鼓起勇气,对自己说:“这一次,要让青春真正扎根。”


【破冰——从“爱点名的体育老师”开始】
入校后,第一项工作是协助撰写新生录取通知书,这也是我与学生们的第一次“接触”,当一个个名字落在录取通知书上的那一刻,我与他们的故事便悄然展开……
开学第一课,面对50多张陌生的面孔,他们脸上洋溢着青春阳光的笑容,眼里透着质朴与纯真。我站在队伍的面前,深吸一口气:“同学们,今天我们不学动作,先学‘认识彼此’。”长长的点名册成了破冰的钥匙,每一个名字都像一颗星星,在课堂上闪烁,点亮了彼此陌生的世界。也许是第一节课的我略显局促,一句:“老师,你看起来比我们还紧张呢……”让我笑出了声。正是因为这一节课,学生们送给我一个可爱的绰号——“爱点名的体育老师”;也正是因为这堂“特殊的课”我与学生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成长——在操场种下友情的种子】
既是师生,亦是朋友。作为体育老师,我的课堂没有“立正稍息”,只有笑声与汗水。游戏化教学:在课堂上,我尝试将游戏融入教学,让学习变得生动有趣,我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设计不同的游戏,让课堂充满欢声笑语。竞技中磨砺。通过组织各种体育比赛,让他们在竞技中磨练意志,学会团队合作与坚持不懈的精神,让他们在摔倒中学会搀扶,在输赢间读懂坚持。

【融入——厨房里的秘密】
课余时候,我拿出自己“不堪入目的厨艺”与他们分享,虽然手艺不佳,但却意外地收获了不知何时出现在宿舍桌上的香肠和办公室里琳琅满目的小零食。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互动,却让我逐渐融入了他们的世界,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情感,成为了他们成长路上的伙伴。

【双向奔赴——爱与教育的交响曲】
最难忘的经历,是带队备战地区羽毛球比赛的夜晚。我将办公桌搬到了训练场,一边改未完成的方案一边指导动作。学生们悄悄凑近:“老师,吃饭!”原来,他们发现我还没吃饭,便不约而同地从食堂为我带来了各种食物。没有餐盒,他们就用纸巾、一次性手套小心翼翼地包裹住食物;怕食物凉,他们便紧紧护在胸前狂奔而来。带着还未喘匀的气息,笑着对我说:“老师,还没凉!快吃!”,这是他们‘偷渡’的温暖!那一刻,我深深感受到这场“相遇”的珍贵,所谓教育,原是一场心与心的交换。也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那句话:“爱与教育是相互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离别与延续——羽球飞舞处,皆是守望】
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而是心灵的启迪与热情的点燃。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与学生们之间的情感愈发深厚。他们常常带着纯真的眼神问我:“老师,你是来支教的吗?”“老师,一年之后你是不是就要离开了?”起初,我对这些问题感到困惑,并未回答,直到他们轻声地说出那一句:“老师,我们舍不得你,我们想让你一直做我们的体育老师……”

我深知,人生的旅程如同列车,每一站都有不同的风景。作为支教教师,我注定会在他们人生的旅途中短暂停留,随后悄然离去;但他们的列车将继续前行,驶向希望与幸福的未来。带着这份期许,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或许是学生们给予了我力量,我主动承担起羽毛球社团的教学工作,竭尽全力,鼓励学生们参与这项运动。如今,校园里“羽毛球少年”的身影日渐增多;虽然“兴旺老师”这个名字对他们来说或许有些陌生,但一提到“那个教羽毛球的体育老师”,许多人都会恍然大悟,露出会心的微笑。
“无需记住我的名字,那球场上每一次清脆的击球声,都会化作我跨越千山万水的掌声。”让他们通过羽毛球这项运动,坚持终身热爱体育活动,这便是最好的陪伴。或许,这是我所能想到的,能够长久留在他们身边的方式——通过运动,点燃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雪落无声,行囊已满——
列车终将返程,但教育的长卷永不落幕】
时光荏苒,一年的光阴已悄然接近尾声。阿勒泰的雪花轻轻飘落,不仅覆盖了我的肩头,更深深浸润了我的心田。这一年,既漫长又短暂——漫长到足以让我用余生去细细品味每一个瞬间;短暂到仿佛昨日才踏上这片土地,却即将准备收拾行囊,踏上归途。

回首在阿勒泰度过的半年时光,心中涌动着复杂的情感:有辛酸的泪水,有感动的瞬间,但更多的是满满的收获。与团友们并肩作战的每个瞬间,与学生们畅谈人生与未来的每一个日日夜夜,从初次站上讲台时的紧张不安,到如今能够自信从容地侃侃而谈……这一切,都是我生命中不可磨灭的印记。虽然我在这里留下的故事不多,但阿勒泰却在我的行囊中装满了珍贵的回忆与成长的足迹。






每一次与学生们心灵的碰撞,都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教育的真谛——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情感的交流与灵魂的共鸣。这段旅程教会了我倾听,教会了我理解,更重要的是,让我明白了如何用热情与坚持去影响他人,去点燃他们心中的希望与梦想。
尽管离别在即,但阿勒泰的一切,那些欢笑与泪水交织的日子,那些与学生、团友共同度过的时光,都将成为我人生旅途中最宝贵的财富。他们将如同北极星一般,指引我在未来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站好最后一班岗,我知道,前方的路还很长;我坚信,我们所期待的,一定就在不远的前方。未来我将继续前行,带着这份信念与回忆,迎接未来的每一个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