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雨朦,女,汉族,中共党员,第五届黑龙江省青年志愿者助力兴边富民计划大学生支教团、哈尔滨师范大学第九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现服务于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第五中学。曾获黑龙江省“三好学生”“优秀毕业生”、哈尔滨师范大学“一等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干部(学生)”等荣誉。

初至乡校,怀揣热忱启征程
2024年8月,一位对教育事业满怀热忱与爱心的青年志愿者,踏上了北疆边陲小镇的支教之路,在那里开启了一段意义非凡的教育旅程。在岗期间,她担任高一学年英语及高二学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高中)相关学科课程教师。这段经历于她而言,是成长的蜕变,是心灵的洗礼,更是对责任与担当的深刻诠释。



初心如磐,倾心授业谱新篇
第一次见面,孩子们充满好奇与渴望的眼神让她深感责任重大。在教学过程中,她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发现学生基础参差不齐与自己预期教学方法不适配后,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跟上教学进度,她积极向当地有经验的前辈老师请教,从备课本、备学生、备教法等方面入手,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她深入研究教材,积极做好课前准备,组织好课堂教学,结合生活实际和趣味故事来讲解相关课程知识点,让抽象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组织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每节课的教学效率,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课后认真批改学生作业及课堂小测,对学生进行“点对点,一对一”的课后辅导。此外,她虚心向身边优秀老教师学习教学方法,跟随优秀老教师的步伐,走进所授学科优秀教师的课堂,博采众长,努力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累计上学期末,授课近200学时。






作为一名青年志愿者,她深知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心灵的沟通和情感的交流。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她始终以平等、尊重和关爱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与学生建立了亦师亦友的关系。在这期间她扮演着一名“知心姐姐”的角色,她尊重学生个性,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耐心倾听学生们的烦恼和梦想,给予他们关心和鼓励,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的困惑。






多彩活动,梦想飞扬展锋芒
她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重视教学课堂,同时也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协助学校举办多项校园文体活动,如:秋季趣味运动会、纪念“一二·九”爱国运动八十九周年合唱比赛、陪同学生课间操跑步。在行政事务上,她担任教务处干事,承担日常课堂巡察工作,期中、期末考试巡考,考场试卷整理分发登记等相关工作。






微光成炬,点亮志愿星河
她始终不忘青年志愿者身份,积极参加各项志愿活动,以实际行动助力兴边富民计划。她积极参加鸡东团县委组织的各项公益活动,参与“支教青年筑梦向未来”为主题的“三个一”活动,携幼慰老,同当地公益组织的小小青年志愿者一起为鸡东康养基地的老人们送一份祝福、献一场表演、包一次水饺,让老人们在寒冷的冬日里感受到来自青少年志愿者群体的暖心爱意,切实做到以“暖行”促“暖心”,与鸡东分团的成员们一起参与“金秋助学”“希望工程1+1助学行动”募捐活动,“葫芦烙韵 月满中秋”——非遗文化体验主题活动等,与留守儿童一起制作冰皮月饼,共度周末。她在课上和孩子们一起在知识的海洋遨游,在课后也作为“哥哥姐姐”陪伴成长。










为深入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她积极参与鸡东县第五中学创城活动等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深入老旧小区和服务地教师一同清理积雪,铲除不便于居民出行的结冰,为创建文明城市,营造整洁有序辖区环境贡献青春力量。


学思践悟,筑牢思想根基
她在政治理论学习中展现出高度的积极性与自觉性。哈师大鸡东分团始终坚持队伍建设“出发点”,以理想信念为志愿者蓄势赋能,坚持党建引领,多维度、深层次进行思想政治学习,锤炼党性修养,多次组织集中学习,她积极参加集体学习并开展相关理论学习讨论,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员网络培训,同支教团成员一起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时参加党小组会议并撰写党小组会议记录手册,并用“青言青语”,讲好理论故事,充分发挥理论“青骑兵”作用,在授课班级开展专题理论宣讲活动,用青言青语让青年志愿者用实际行动影响青年学生。在加强自身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她积极参加团县委与鸡东县人民法院组织的“法院青春行”公众开放日活动,深入到法院感受法治力量,根植法治信仰,通过参观审判庭、五星级警队、羁押室、执行指挥中心、党建活动等场所,“零距离”感受法治文化,增强自身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意识。通过持之以恒的理论学习,她的政治素养显著提升,政治敏锐性与鉴别力不断增强,能够精准把握政治方向,将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与生活中,以理论指导行动,为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她从初来乍到时的懵懂,再到满载硕果。她收获的不仅是教学能力的提升,更是心灵的成长,支教生活虽已过半,但这段经历带来的触动与成长,将成为她生命中珍贵的瞬间。作为一名青年志愿者,她深知个人的力量虽微小,却能在孩子们心间种下希望的种子。她认为未来支教结束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她将带着责任与使命,在今后的日子里持续为教育助力,继续心怀热忱,积极响应时代召唤,秉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理念,将青春与热血投入支教等公益事业中。以知识为笔,绘就乡村孩子的梦想蓝图;以爱心为墨,书写教育公平的壮丽篇章,在志愿服务中彰显青年担当,让教育精神的火种在祖国大地燃成熊熊烈火,照亮每一个渴望知识的角落。未来,她将继续投身到支教及其他志愿服务中,用青春担当传递知识薪火,以实际行动诠释志愿精神,让偏远地区的教育事业在接力中绽放光芒,共同为实现教育公平的伟大梦想奋勇前行。